5月23日下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吉林外国语大学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学校先后与长春市教育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政、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与日本广岛大学签订校际框架合作协议,为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外语外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秦和校长及签约单位负责人出席仪式。

秦和校长出席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仪式
秦和校长出席学校与长春市教育局、超星集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日本广岛大学签约仪式
吉林外国语大学与长春市教育局签订校政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实习实践、科学研究、第二课堂活动、志愿服务、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提升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大中小一体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吉林外国语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超星集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聚焦大数据、信息通信技术等方向人才培养,联合打造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群;与超星集团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围绕教育类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深度合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联合培养高质量智能语言处理与服务人才,为本地及区域智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社会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国际工程语言服务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学校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签约合作期满后的再次合作,双方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依据未来教育发展及人才需要,共建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学科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共同成立就业工作小组,为学生提供就业培训与指导,拓宽学生获得实践经验的渠道,提升学生就业技能。
吉林外国语大学与日本广岛大学签订校际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师生访学、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搭建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吉林外国语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建设高校,创办于1995年,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本科院校,全国唯一的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院校;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硕士)的培养试点民办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2024年,入选吉林省博士学位“A+”计划培育单位。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精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创新实施“一院一产”战略布局,形成“校、政、行、企”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目前,学校已与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策马集团、中交一公局集团、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等1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冰雪旅游、人工智能、国际语言服务、涉外法律、金融服务、国际出版、智慧教育、数字策展等领域共建现代产业学院11个(含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3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2个,引入行业导师近80人,联合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课程157门,出版应用型教材近10部,建立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90多个,立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余项,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为产业发展精准输送专业人才。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硕士双学位等留学项目;获批5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拥有“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招生资格;加入“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 中阿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中非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中俄语言大学联盟”“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等11个国际大学联盟。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300人左右;每年学生出国出境参加本科双学位和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以及长、短期语言文化交流达800余名,部分专业学生出国比例达到100%。
初审:邹超男
复审:王瑜
终审:张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