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吉外新闻 » 正文

吉外新闻

吉林外国语大学举行“AI时代翻译学科发展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6-29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浏览:

6月28日,“AI时代翻译学科发展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岸明,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吉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赵亭富,出版处处长姜洋出席会议,来自国内高校与学术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参加会议。

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岸明致辞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教指委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致辞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致辞

高岸明总编辑、黄友义主任、刘学军副厅长先后致辞,高度评价此次研讨会是翻译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件盛事,更是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吉林更高水平开放的一个重要会议;同时,充分肯定了吉林外国语大学在多语种翻译学科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学校作为吉林省外国语教育高地所展现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学校继续聚焦东北开放、吉林开放的战略需求,聚焦服务社会、产学研用的现实需求,聚焦学术前沿、学科交叉发展需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发展增添助力。

秦和校长致辞

秦和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如何提升话语创新能力、改进国际传播方式、增强对外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权建设,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是外国语大学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次学术研讨会汇聚了国内高校与学术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从宏观视角为我国翻译学学科今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从微观视角为学校的翻译学学科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指明方向;同时,围绕AI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新需求,分享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为学校办好翻译专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书写AI时代翻译教育与国际传播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吉林外国语大学与吉林文史出版社签约仪式

吉林外国语大学与吉林文史出版社签约仪式举行。秦和校长与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张强签订《吉林全书》系列译著出版协议,将携手推进《吉林全书》编纂文化传承工程重大项目,共同打造吉林省国际传播品牌,展现吉林风采。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翻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AI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和新需求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对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贡献智慧和力量。

“AI时代翻译学科发展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现场

吉林外国语大学始终以为区域发展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为使命,紧扣“讲好中国故事、重构话语体系、服务国际传播”的需求,以翻译学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核心,构建“1+N涉外大语言”学科集群,创新“多语种翻译+国际传播”等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与国际视野,精准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翻译人才。目前,已有4名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工作,200余名毕业生投身一汽翻译岗位,一批学子任职国际组织及世界500强企业翻译岗。

近年来,吉林外国语大学聚焦“东北特色文化高级翻译”,主动实施“翻译吉林”文脉工程,全力服务“传播吉林、唱响吉林”;聚焦“东北亚文献高级翻译”,组建“区域国别研究院”,深度开展东北亚五国地方志翻译,打造集国情调研、舆情分析、文献翻译、资政服务、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特色高端智库;聚焦“智慧翻译与教育”,突出交叉培养特色,服务国家语言战略需求,联合科大讯飞有限公司共建“语言大数据实验室”,服务一汽、中客等高端制造业“出海”,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培养“多语种翻译+”人才的摇篮,为推动吉林向北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初审:邹超男

复审:王瑜

终审:张景成